最底層的我 About me.

Jeremy Xue
9 min readMay 26, 2018

--

好想工作室 ( Good Ideas Studio )

「 Hey , Jeremy ! 」

現在已經習慣大家叫我這個英文名字,而不是我的中文本名。

對我來說 “ Jeremy ” 對我來說像是我的另一段人生,可能是我從沒想過我會走過的路。

這是一段關於過去的我的故事。

以及我與好想工作室的緣分。

過去的我

每個人過去一定都有一段故事

回顧過去的我,現在的我回頭望去,真的有一點不堪回首

從國小開始,其實我就是一個不愛念書的孩子,也是個標準的電腦小孩,常常會被老師盯的緊緊的那種。雖然到國中時成績還算尚可,但是讀書對我來說是一件很不快樂的事情,常常在思考 ——

「讀這些書(知識)到底能做什麼?」

總是被強迫性灌輸的學習知識,但卻沒人告訴我們學習這些能夠做什麼,只是說了,這些都是為了考好分數、考上好學校,未來有好工作。彷彿不會讀書的人未來就是社會的下層。

當時國中的我因為成績還算中上,所以我被學校分配在國中的加強班(算是要拼國立好學校的,一種 “好還要更好 ” 的概念),雖然在加強班的排名總是吊車尾的,但當時的我還不感覺到任何的壓力,因為覺得至少能夠進國立算不錯的學校,不懂為什麼要如此拼命學習,所以我依舊我行我素,就還是一上課就各種分心、各種睡覺。

這些事情直到大考(基測)之前產生了一些改變

距離基測還有半年,我的生活基本上就是早上學校,放學後加強班,晚上補習班,當然假日也要去加強班或是補習班進修,可能是因為群眾效應,看見大家都在努力,所以也覺得要過團體一起讀書、跑補習班之類的。

直到某段時期,發現媽媽身體一直不是很好,家裡的早餐店也停止營業了一陣子。後來,發現爸爸媽媽晚上很少出現在家裡,爸爸只是跟我說:「媽媽最近有事情沒辦法開店。」。原本不以為意,以為是晚上多了一些活動沒有辦法回家,直到有親戚跟我說:「媽媽住院了!」

我才意會到好像有一段時間沒有見到媽媽了。

當天我就去醫院陪著媽媽整天,只是覺得當時的媽媽看起來很虛弱,可能活動都需要攙扶或是坐輪椅。但是媽媽還是交代我要好好念書,只是不想讓我擔心所以才沒說,身邊的親戚也交代我之後要常來看媽媽。

只記得我當天去的時候媽媽當晚好像要進行一個大手術,正當還在跟親戚說話的時候,當時媽媽好像突然是藥物過敏或是什麼併發症狀,突然病情加重,被醫護人員趕出病房,只能在門外看著醫護人員進進出出,後來進去病房的時候,感覺得出來地上有殘留許多的血跡,只看見虛弱的媽媽告訴外婆說:「我會活下去的,叫大家不要擔心。」

當天是我第一次見到生病的媽媽,也是我最後一次見到媽媽。

當天被醫院通知凌晨去醫院的時候,看見靠著氧氣罩的呼吸媽媽,真的覺得人是一個很脆弱的生物,一個人就這樣離開了。

整段媽媽過世的過程、喪禮,我都沒有流過淚,身邊的人都覺得我很奇怪,都覺得我是驚嚇過度,可是當初的我覺得:「會有人會出生,當然也有人會死亡。」,所以是一件正常的事情。當然難過是有的,只是我沒有表現得很明顯,不想要身邊的人被我情緒影響,身邊的親朋好友總是會告訴我要好好照顧自己,我也總是擠出個笑容回應:「我會的。」,因為我覺得我是一個很堅強的人。

但之後每每提到媽媽的事情,總是會特別難過,有點像是「失去了才懂的珍惜的感覺。」永遠都沒辦法忘記媽媽過世時,外婆帶有一點生氣的對我說的那句話:

「顧著讀書,都不知道媽媽住院,沒有來醫院探望媽媽。」

其實當時的我該怎麼做,我也不明白,應該說是我還能怎麼做。

人生第一次大考結束

六月了,基測成績公佈了,我考出一個出乎意料的成績,大概就是當時加強班前段班的成績,親戚朋友也很為我高興,當然我也是開心的,至少我算是給天上的媽媽一個交代,畢竟算是一個很好的成績,也成功進入當時中部不錯的高職「彰化高商」。

當然外婆也是開心的,只是還是會帶個幾句可惜的話:「 可惜媽媽來不及看見。」、「如果你媽媽還在就好了。」,我同意外婆的這些話,如果您還在跟我分享這些喜悅有多好。

殊不知,我覺得不快樂的人生就這麼開始了

讀書是什麼?

如果有人問我,人生到現在最喜歡的階段跟最痛苦的,我的選擇應該會是這樣:

  • 最喜歡的階段 — 當兵時期
  • 最痛苦的階段 — 高中時期

先說一聲,高職選擇「國際貿易科」算是一個美麗的誤會吧,分數有達標只是一個原因,只是原本的我是想選擇 「資訊處理科」的,我記得剛入學時我跟老師說想轉科,我只記得老師只回答了我說:「商業科學的學的大部分都相同,只有主科不同。」,反正大致上就是在商科最好的國貿科可以學得比較好之類的話。

雖然這句話某方面真的是事實,但我回頭仔細想想還是覺得很_。

人生最痛苦的階段莫過於高中了,我高中四年都是吊車尾的階段,我覺得嘗試過了、努力過了,但成績總是不盡理想。對於當時的我,打擊很大,因為我自認還算是個聰明人,但比我會讀書的人實在是太多了。

因此我學生階段的空窗期就開始了,成績一落千丈,開始討厭讀書,討厭上學。覺得學校真的以課業為重,對於成績好的人是一個樣,成績差的就不多說了,可能做什麼在老師眼中都是討人嫌的,當時的我是街舞社,參加社團總是會被說個:「都沒有在唸書,以後是想靠這個賺錢嗎?」、「跳舞對你之後有什麼幫助?」,當時的我因為很喜歡跳舞也回應了:「如果跳舞真的能賺錢也沒有什麼不好吧。」,當時候很羨慕那種培養專長的私立高職學校,我認為培養一技之長比起埋頭讀書好多了。

btw,我真的覺得拿家庭因素來說嘴一個學生,真的是一件很傷人的事情

最後高職半年我也想像基測那時拼半年,看統測能不能拼進個國立學校,可惜是最後我還是失敗了,結束之後有點後悔,覺得有點對不起家人感覺,最後離開家鄉,前往台南,綠取了還可以的私立大學— 南台科技大學。

沈重的地方就到這邊結束了。

大學生活

這邊我就不多做贅述了,應該就跟一般的大學生沒兩樣,但是跟其他人不一樣的地方是我算是個很節省的人。所以大學時期很少跟同學一起出遊、看電影、夜衝 bla bla bla 之類。因為我覺得沒有什麼必要花錢在這上,當然基本的 Social 是有的,所以生活除了上學、跳舞、宿舍耍廢,就沒有其他活動了。

為了減少家裡的經濟,我也不知道從哪裡找到一間房租約 $1800 / 月的房子(包水呦),在一個工廠裡面違規加蓋的感覺(裡面是正常的房間,我保證),幸好房租夠低可以吹冷氣,不然我在台南應該熱到融化了,我還記得我第一個月的電費只有 72 $(這邊一度電 $4,我也不知道當初怎麼做到的)。覺得我這麼節省應該是遺傳到媽媽吧。

不喜歡在不需要花錢的地方花錢。

當兵時期

我畢業後連畢業證書都還沒看見我就入伍了,這個申請提早入伍還真有效率,當兵能講的事情太多了,所以就簡單說明:

  • 新訓時期—被幹到在天上飛:

這階段真的跟狗…噢抱歉,比狗不如。我只覺得當時很有種,大兵每個禮拜都在抱怨,為什麼要當兵,當兵到底要幹嘛,聰明人都驗退,浪費我四個月。反正就是超級不適應,尤其是班長,還有食物。

  • 下部隊—爽到在天上飛:

真的是上天有保佑,讓我下部隊三個月都過得很快了,又是很爽的打飯班,也讓我順利胖了 7 kg 。三個月內讓我結交了很棒的兄弟與班長,每天都相處得很開心,如果再給我一次…不,沒有下一次。我們約在營外就好。

好想工作室

其實在四個月軍訓的時候,我一直在思考我的下一階段人生到底是哪裡,有時好像看不見未來該何去何從或是從事什麼工作,那時候想法真的是非常混亂,感覺那時都只是為了 錢 而去著想,什麼簽下去、作業員、服務業之類的職業都考慮過一輪,深怕自己退伍後是所謂的失業人士,社會中被淘汰的那群人。

記得剛退伍的那個禮拜真的是充斥的壓力,每天都在看求職網,每個人力銀行的網站都辦了個帳號,深怕錯過任何一個工作的機會。後來,我姊姊問我說:「你有想要做的事情?」,當時我只回答了可能有關於跟開發手機 APP 有關的,於是她就像我推薦她曾經來過的 co-working space「好想工作室」,問我想不想試試看加入他們。

其實當初聽到要重回程式的懷抱感覺真的很矛盾,雖然是本科系出身的,但是自己的程式能力卻是差強人意,可能就只有 APP 方面因為比較有興趣,所以還能接受。我原本以為我不會再接觸程式碼了,可能是湊巧吧,當時好想工作室有一則貼文:

Don 在好想工作室發布的 iOS/Android 學習機會

於是,我就下定決心要進入好想學習,雖然這則貼文是在我退伍(10月底左右退伍)前半個月貼的,所以已經貼了一陣子,我還是寄信詢問 Don 還有沒有學習的機會。很幸運地拿到面試的機會,過沒幾天馬上又回到南台科大附近尋找好想工作室。

面談的詳細內容其實我也有點忘了,只是我只記得表示了

「就算沒有進來這邊學習,我可能會找個地方打工半工半讀,

自己摸索程式,重新學習。」

或許這樣的決心被看見了,Don 就問了我:

「下禮拜一我們開始,你最快什麼時候來?」

「什麼時候開始都可以。」我說。

「你不是要學習開發 iOS APP,那你有 Mac 嗎?」

「現在還沒有,下禮拜我來的時候就會有了。」

話說當初在台南還沒有落腳處,各種住同學跟親戚家通勤存活下來了…

好想工作室

print("Hi, I'm Jeremy.")

我也是進來後一陣子才知道原來篩選掉了很多人,自己是被選中的那個,其實聽到後覺得很感動能被看見。原本看見一群高學歷的人,自己就像是背負著一個「學渣」稱號的人,如果沒有好想工作室,沒有被 Don 選中進入工作室,或許現在還不知道在哪裡。

其實,來到工作室之前不知道什麼叫 — 努力,換個說法好了,應該說以之前「努力」程度來說,遠遠不及這邊的所謂的「努力」,應該說是「拼命」,每個人都是拼了命學習或是轉型,都是為了生活而努力著。

我很幸運我可以來到這裡,謝謝好想工作室這個地方,謝謝 Don。

也謝謝家人不反對也支持我繼續進修,也謝謝在天上的媽媽,就算在天上了還是能夠幫助我,推我一把。

又重回程式碼的懷抱(坑)了。

let Jeremy = "iOS Engineer"

2018/5/26 — Jeremy

--

--

Jeremy Xue
Jeremy Xue

Written by Jeremy Xue

Hi, I’m Jeremy. [好想工作室 — iOS Developer]

No responses yet